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桑拿《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

[复制链接]

1878

主题

0

好友

5872

积分
级别
8 网站编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6:1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南京都市圈建设的关心支持。作为全国都市圈先行者,南京都市圈在各相关城市共商共建中已经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经国家发展委批复同意,3月22日江苏和安徽两省正式印发,成为国家层面批复同意的第一个都市圈发展规划,标志着南京都市圈建设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关于这个《规划》,我着重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作介绍。  当今世界,都市圈通过在更大城市地域范围内高效配置资源,日益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2019年国家专门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对我国都市圈建设进行系统部署。南京都市圈地处长江下游,横跨江苏、安徽两省,是连通东部中部两大板块、衔接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枢纽区域,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乃至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16年出台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南京都市圈同城化发展,2019年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2020年又把支持南京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年度任务。按照这些要求,南京市牵头,镇江、扬州、淮安、常州、芜湖、马、滁州、宣城8市共同开展大量的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江苏省、安徽省发展委进行了衔接和修改,最后由国家发展委批复同意。3月22日江苏省、安徽省联合将规划正式印发。这个规划的出台,前后历时近2年,期间在重要节点都得到了国家发展委的悉心指导,是一个上下联动、两省协作的高质量,对于更高层级更大力度推进南京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具有重大意义。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着眼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刻把握都市圈建设规律,结合实际对南京都市圈发展进行系统务实谋划。《规划》主要内容可以概况为:一个空间格局、两个关键、两个发展阶段目标、四个定位、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以及两套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前言、12章、38节和14个专栏,共计3万余字。  一是立足实际,合理确定规划空间布局。借鉴世界主要都市圈发展经验,立足南京都市圈发展实际,基于人口通勤流动等大量现状数据的科学分析,也兼顾了区域合作历史和都市圈发展潜力,合理确定南京都市圈范围。南京都市圈主要包括: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和句容市,扬州市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和仪征市,淮安市盱眙县,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马市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和县和当涂县,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和天长市,宣城市宣州区,面积2.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00万;规划范围拓展到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依托这一空间范围,统筹考虑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极核带动、同城先行、轴带辐射、多点支撑,因势利导、前瞻布局 “一极两区四带多组团”的都市圈空间格局。“一极”为都市圈龙头,即南京市,强化辐射服务和引领带能。“两区”为宁镇扬和宁马滁两个同城化片区,加快同城共建和先行示范。“四带”分别为向上海方向的沪宁合创新服务中枢发展带,密切对接上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沿江方向的绿色智造发展带,推进资源整合和绿色转型,增强对皖江城市带乃至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辐射带动;南北方向的宁淮宣和宁杭滁两条生态经济发展带,畅通南北区域大通道,联动开展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多组团”为都市圈内的县城和重点镇,加强与周边中心城市的统筹规划、功能配套和共同发展。  二是抓住关键,聚焦同城化和高质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同城化发展这一都市圈建设的核心要义,将“同城化”和“高质量”贯穿规划全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努力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三是高点站位,明确都市圈发展愿景。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重大战略为统领,着眼示范引领全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系统梳理面向未来区域竞争格局的优势潜力,研究提出“一高地一中心一区一圈”的战略定位,即: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和高品质宜居生活圈。结合战略定位,立足南京都市圈基础条件,着力体现现代化都市圈内涵要求,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分两个阶段提出发展目标。第一阶段是瞄准全国,到2025年,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水平全国领先,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人均P超过15万元。第二阶段是瞄准世界,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四是协作共进,加快重点领域攻坚突破。按照都市圈战略定位和发展愿景,聚焦同城化、高质量,各扬所长、合作共建、共同发展,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协同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高水平合作、统一市场建设、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共保联治、城乡融合发展等8个方面,明确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具体是: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是打通“断头”“瓶颈”,构建内外畅通立体交通网,建设“畅达都市圈”、“智慧都市圈”;科技创新方面,重点是共建研究—研发—应用创新链和产业创新中心,联合打造创新都市圈和科创共同体;产业协作方面,重点是支持发展地标性产业,积极引导产业错位布局、分工协作和特色化发展,共建现代产业体系;合作方面,重点是全方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共建一批高水平平台和营商高地,合力打造“都市圈”;统一市场方面,重点是全面清除行政分割、市场壁垒和行业垄断,统一市场准入标准,加快建设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资本市场。公共服务方面,重点是推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就业社保和区域治理一体化发展,加快优质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整体提升,共同打造幸福都市圈;生态环保方面,重点是建立健全生态共保联治机制,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打造绿色都市圈;城乡融合方面,重点是推动城乡要素跨区域合理配置,协同建设现代城市和特色田园乡村,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五是创新,构建都市圈建设制度保障。彻底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是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关键所在。针对都市圈涉及两省8市33个县市区、行政主体众多的现实困扰,充分依托南京都市圈运作机制,着力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进一步强化协商合作与制度创新,加快构建“同城化发展”和“规划实施”两套机制。重点提出建立健全常态化协商、政策协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跨界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同步构建各方分工落实、实体机构牵头推进、各级财政协同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规划实施机制,确保都市圈建设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认真履行省级层面协调推进职责,密切与安徽方面合作共建,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积极性主动性,合力推进规划落地实施。  一是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按照突出年度特征、聚焦跨区域跨领域、采取清单制项目化推进的原则,制定都市圈建设年度工作要点,细化实化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建立常态化年度推进机制,力争通过一年又一年的持续不懈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把规划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图景。  二是强化协调联动。立足都市圈跨省实际,充分发挥省级部门承上启下、沟通各方的作用,尽快建立省际工作对接机制,指导推动地方开展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积极协商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协调推动两省各部门各方面更大力度参与和支持都市圈建设。  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着眼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主动做好向上对接汇报,争取推动一批重大试验、重大载体平台、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经验做法上升到国家层面,努力集聚更多资源力量、更大支持政策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在此,新闻界各位朋友继续关注和支持南京都市圈规划建设,积极参与我们后续的有关宣传活动,充分解读好《规划》相关内容,正确引导社会和预期,让不同企业、不同群体能够按照规划明确的方向来推动都市圈建设,为把南京都市圈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提供有力的支持。谢谢大家!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安徽发展工作的大力支持,我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参加《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新闻发布会,刚才江苏发改委的林主任已经就《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包括实施的一些安排,都作了全面的介绍,我来介绍一下安徽在推动《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今年安徽省落实《规划》的一些工作打算。  2019年10月,江苏省发展委牵头编制了《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邀请安徽省发改委加入,我们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力量对安徽加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相关内容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召开专家咨询会,征求有关市和省有关部门的意见。经请示安徽省人民同意后,于2020年4月配合江苏省将《规划》国家发展委。2021年2月2日,国家发展委正式批复了《规划》。3月22日,两省正式印发实施。因为《规划》的内容涉及到两省多个市县区,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江苏方面共同建立合作推进机制,共同制定年度工作清单,推动规划加快实施。今年,我们打算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我们想互联互通是都市圈的发展基本要求,我们将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断头”贯通工程,扩容“瓶颈”。推动沿江高铁合肥—南京—上海段开工建设,加快宁滁城际、宁马城际、来六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建成通航芜湖宣州机场。进一步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通勤能力,南京桑拿共同打造畅达都市圈。  二是促进产业分工协作。产业的协同发展是都市圈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这一方面南京是龙头老大,将发挥南京都市圈资源禀赋,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智能家电等领域,强化“双招双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推动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共建园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三是推动省际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毗邻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将共同编制完成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国土空间布局方案和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全面加快新型功能区建设。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成功经验,深化管理体制研究,探索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径。  四是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公共服务一体化也是都市圈重要的内容,我们将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共享,鼓励与南京等地的高水平医院合作办院、组建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加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建设,开通跨省公交线。推动优质公共服务一体化、连锁化供给。  五是强化生态共保联治。生态的共保联治是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共同加强生态,协同推动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推广滁河跨省水质生态补偿经验,落实石臼湖等跨界山体湖泊的协同治理,推进安徽来安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切实提升整体生态质量,打造绿色都市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2 南京夜网论坛 (www.ddfyw.com)  版权所有
官方QQ:2030314199  邮箱:2030314199@qq.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