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8
网站编辑
|
南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唯一的特大城市和长三角辐射带动部地区发展重要门户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 南京积极抢抓“一带一”、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江北新区获批等重大机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着力打造集聚创新资源“强”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当前,南京正聚力“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不断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首位度。南京桑拿信息 古城。南京有着近2500年的建城史和约450年建都史,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南京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相得益彰,拥有全国重点文物单位49处,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织造、金陵刻经、南京剪纸、金陵古琴,南京桑拿信息以及现积极参与的“中国明清城墙”和“海上丝绸之”两个联合申遗项目等。南京明城墙现完整保存25.1公里,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原最好和最长的古代城墙。南京出土的佛顶骨是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枚佛顶真骨,为此建设的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已运营。颐和、梅园新村已入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高淳淳溪镇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南京是王羲之、顾恺之、李白、汤显祖、曹雪芹等文学艺术家生活与创作的地方,向中国乃至世界贡献了一批又一批名著、不朽名作。 绿城。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属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南京自然生态优美,巍巍钟山矗立城中,滚滚长江穿城而过,与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古城墙交相辉映,山水城林融为一体,郁郁葱葱的城市森林和星罗棋布的街心公园点缀其间,南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75%,被称为“绿城”,梧桐树是南京的一张绿色名片。南京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连续10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全国最有安全感十大城市中位列第四。曾获联合国人居特别荣誉、“国际花园城市”金等荣誉。 科教城。自古以来崇文重教、名人辈出,享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原型在南京,传唱世界的民歌《茉莉花》发源地在南京,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数学家祖冲之出生在南京。如今,南京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三位。全市拥有高校5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和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均居第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1家。拥有84万在校大学生,82位两院“院士”、40多万科研人员。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研究生数量均居全国第二,高端人才集聚度名列全国城市前茅。 枢纽城。南京拥有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航空、水运、铁、公、管道多种运输方式齐全,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2018年南京铁枢纽总图规划正式获批,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全省的“米”字型高铁网络进入建设实施阶段。高速公网密度居全省第一,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居全国第四。南京是全国铁干线重要交汇点,南京南站汇集了京沪高铁、宁杭城际、沪汉蓉城际、宁安城际等4条国家和区域铁干线,是连接南方与北方、东部与部的现代化综合性客运交通枢纽。南京是中国第五个开通直达欧、澳、美三大洲定期客运航线的城市。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拥有4F级飞行区,航线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南京是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南京港是全国重要的江海转运主枢纽港,也是万吨级以上大型海轮进长江的终点港。全市地铁通车里程达到378公里,位居全国第四位。 121”战略,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两个中心,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把南京建成最鼓励创新、最适合创新、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2018年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82家,增长近70%,增量和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4万人,增长60%;南京高新区在全国排名提升7位;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全省第一,在《中国城市营商报告2018》中南京跻身全国前十。南京江北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新区,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战略定位是打造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合作重要平台。南京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3:38:59.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正在重点构建“4+4+1”主导产业体系,即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和科技服务、文旅健康、现代物流和高端商务商贸四大现代服务业产业,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一批未来产业。备注:本文中部分数据来源于《2018年南京市工作报告》(已发布)和《南京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约3月下半旬4月上半旬发布),后期将根据2018年发布的实际数据进行更新。(来源:南京市发展和委员会) |
|